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自古以来就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也不例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对环境的功能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要求经济富庶下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亲水、休闲、悠美、景观等精神愉悦功能,尤其是在当前城市生态建设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对于城市系统的和谐运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市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已初见成效,建成了一批档次高、功能全、保护与修复得力的形象工程。我们的做法和经验总体归纳起来如下: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新路子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时期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原有的旧框框,提出新思想寻找新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引向深入。
二、突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综合性
搞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必须注重此项工程的综合性,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好的成效。一是在管理上要突出综合,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搭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建设平面,调动各方积极性,管好用好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工程质量。二是在治理措施上要突出综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例如:我市于2007年元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向广大市民开放的“水上公园”,就是在原先一片沼泽浅滩上建设而成的一处景观公园。三是在效益上要突出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四是保护与修复的目标要突出综合,不仅要生态环境秀美,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而且还要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充分重视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
生物的多样性与一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母质、水热状况、人为干扰等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因此,在城市环境保护与修复中,我们理应首先考虑的就是本市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在六安,我是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等综合因素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也就是说六安市具有创造生物多样性特色园林城市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全市介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西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8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草本植被以禾木科、菊科、毛茛科植物为主,蕨科、蔷薇科植物为次。海拔1000米以上土层瘠薄的山脊,多形成叶古草、大油芒草占优势的植被群落。
四、尊重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尊重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要以生态和环境定发展,选择适合我市自然气候环境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宜引进新品种,避免绿化树种和草种的单一性,把人工生态系统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巩固我们的劳动成果。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乔木。应以草起步,草灌先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一定要面向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否则事与愿违。
五、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修复与开发,建成一批环境景观区
启动了六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锅底山垃圾填埋场复吕工程、淠河总干渠综合治理工程、老淠河景观整治、九墩塘公园改建工程,以及梦中湖环境改造工程等。通过以上系列工程建设,使得我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