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典型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受益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能够协调城市与自然、现代与传统、历史与文化,为城市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我市充分发挥自然山水景观、河流水韵特色和丰富而悠久的历史人文优势,突出自然底蕴,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做好山水文章,树立“大园林”、“大绿化”的观念,继承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绿化充分与历史遗迹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相结合,使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突出六安的历史文化特色,进一步展现六安市“水—城—绿—田”为一体的园林城市特色。
一、六安市自然资源丰富,文化沉淀深厚,借助历史文化和山水底蕴彰显城市园林绿化特色。
六安具有创建省园林城市的独特优势。六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异彩纷呈。皋陶文化从这里起源,楚汉文化在这里成熟,红色主题文化蓬勃兴起,涌现出大批杰出人士,形成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六安地处安徽西部,承接东部文化与中原文化,区域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
市内有丰富的水资源、植物资源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新淠河总干渠和老淠河像两条玉带横穿市区,长达10几公里,水韵特色明显。城市绿化围绕两条水系大力建设公园、游园,构筑了“两带多园”的城市“绿轴”、“蓝轴”。它们与城市各类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住宅小区、单位庭院、道路绿化以及风景区一起,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网络。为了切实搞好城市绿化工作,迅速提升城市绿量,我们充分挖掘城市土地资源,全方位保护和争取绿化用地,大力营造最宜人居的绿色空间。
二、严格按照《六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构建园林绿化新格局
六安市建成区绿地总体布局可以描述为“双心双环,三轴相交,四楔深入,公园匀布,绿网相连”的结构特征。双环是指1.生态背景环:沿城市外围的防护林带、风景林地、生态农园等构筑的六安城区环状绿色屏障。2.城市绿环:指沿城市建成区环城路和带状公园形成的城市绿色内环,宽度达到40—60米,成为城市的“绿色项链”。“双心”是指1.生态绿心:规划中的中央公园和白鹭公园面积达165公顷,是市区内最大的绿核,起着生态和景观的双重功能;2.人文绿心:由老淠河景观带、古城墙绿带、北塔公园、月亮岛敞开绿地等形成的古城保护区,形成城市山水人文景观中心。“三轴”是指:1.滨河绿轴:由淠河总干渠自然景观轴,是水绿交融为标志的河道景观空间,串连着多个生态景观元素。2.道路绿轴:皋城路干道绿色景观轴,皋城路带状公园绿地及古城墙绿带、皋城广场、人民公园组成的东西向城市绿轴,形成滨河绿轴与人文绿轴的连接的绿色廊道。3.人文绿轴:沿老淠河滨河绿地、北塔公园、南门塔绿地、船形绿带、月亮岛及老淠河湿地组成的人文绿轴,体现六安的城市文脉和传统风貌。“四楔”:是指从东南、西南、西北、东面四个方向插入城市内部的大片楔形绿地,引入新鲜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匀布,绿网相连”,是指沿城市“环”“楔”“轴”交叉点和沿线,布置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组成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形成的点、线结合,均匀分布的公共开敞绿色网络,居民不仅出门不到500米就能达到一块面积0.3公顷以上的绿地,而且通行途中随时能进入网络状分布的沿路带状公园。
在园林绿化建设上,我市严格依据经批准实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开展以公园、街头游园绿化为重点的植物造园工程,大力加强道路绿化,大力推进小区与单位庭院绿化。
尽量发挥绿地系统在自然循环中的作用,同时满足防灾、减灾功能的需要;满足居民户外活动游憩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规划思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缩小城市各区之间人均绿地水平的差距,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把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大树等与绿地系统规划有机结合,美化城市景观;以景观生态学和系统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绿地斑块的匀布性、充分合理地利用六安市的地表水资源和成网成环的道路系统,切实做好沿水绿化和道路绿化,用道路廊道、水系廊道、防护林带、高压走廊绿廊、带状高压等线性绿廊连接其它绿地(附属绿地),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景观节点(公园绿地),使绿地成为一个点、线、面、带、环、网、楔结合的开放的城市绿地系统。
三、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绿化的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战略,“打通路网,拉开框架”,完成了六安市总体规划、六安市绿地系统规划、六安市生态建设实施规划、交通规划、若干节点景观设计等多项规划设计,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面貌日趋美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在创建园林城市过程中,结合我市自身的地域、文化、自然、经济等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突出自己特色、风格、品位,做到绿化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继承传统又力求创新。广泛发动单位群众全民参与,形成了具有六安地方特色的创建氛围。已完成了城市主要出入口如皖西大道、梅山南路、解放南路等建设,完成了重要景观带如新淠河景观带、滨河公园、老淠河景观带、经三路、佛子岭路等绿地建设,完成了九墩塘公园、皋城广场、北塔公园、白鹭公园等景观节点建设;以及主干道两侧绿化和城市特有的河流水系沿岸风光的绿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河岸、路网、庭院等绿化为“内圈”,以城乡结合部、环境风景林、森林公园、城市进出口绿色长廊、生态绿地等公益林为“中圈”,以郊区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农田防护林为“外圈”的三圈城市绿化体系。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524公顷,绿地率34.6%,绿化覆盖率39.2%,公园绿地面积319.3公顷,人均9.1㎡。通过务实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各项指标逐年增加,已达到或超过安徽省园林城市标准。